你觉得我们的设计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是正确向前的?!还是踟蹰迷惘的?!
小编相信每一个设计师都会有一套自己笃行的信念,
而今天我们就要对其中的一种-调研,进行惯性反思。
在开始之前,我们来看个视频。
看完之后是不是有些纳闷,这个片子和我们今天的调研有什么关系?
别着急,听小编这样讲....
我们通常对调研的想法是什么?小编也做了一个调研,它大概是下面这样:
1.为什么需要做调研?怎么做?
2.除了用户调研还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进行调研?
3.担心调研的时候只是在走流程,时间精力受损最后得到的只是自己已经想到的结果?
4.没有调研这个过程会发生什么样的误差?有调研的话是否会有新的方向?
......
归结起来是:
“调研是不是只是用户研究?用户研究只懂得做访谈找痛点?我们说的“洞察”到底指什么?调研能做什么?”
那首先,我们来谈谈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情“设计流程”,是什么样子?
应该是下图这样子的吧!
“理解-调研-下定义-洞察-提出概念-速测”
每一步是环环相扣的,循环往复的出现在方案流程里面。
它们相互影响和牵制在一定的限制之内,可能是成本,可能是使用人群,或者是当下的社会环境,最后才转化一个成熟的产品,一项服务,一个App,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这个方案才变得有价值。
于是我们借由[未来工作]这个项目开始做
从用户需要到洞察是怎么思考的?!
1.要有持续学习体验-不想被淘汰
2.不断地得到肯定-希望保持良好的自我感觉
3.自由的选择-需要一个安全感做支撑
4.渴望多样性-不要变得很无趣
5.保持持续存在的兴趣-不要变得无趣
我们给自己设置了这么些个限制,为确保这个方案在进入下一步之前我们需要遵循的原则,以及用这些限制打动更多的人,事实上就是赋予它一定的价值。
然后,我们融合大趋势以及用户的洞察,得到了关于[未来工作]的趋势是什么:是重新定义工作,是大型公司的崛起,是远程工作,是上升个人的权利,是越少工作,越多玩乐,是增加合作。
我们考虑未来,在经验的基础上,去做一个对未来的评估。在反复的调研下获得一个支撑。
最后我们获得了方案-Ambipop(片头的视频)
Research是一种学习,是贯穿在设计的整个设计过程中,它帮助你不断理解,不断调正方向。
看完还是觉得不明所以,还是无法知晓我们想表达[调研很重要]这件事情的话,
我们采访了中央圣马丁创新管理专业的钱晟旻导师,看看她的答案是怎样的。
希望可以对你有一些新的启发。
“在提到调研的时候,都只会想到用户调研,那提到用户调研又只会我去做个访谈啊,等等。当然做访谈是很重要的用户调研的方法以及方法论,但肯定不是唯一的。还有一个误区是做了方案之后,再反过去在调研当中寻找支持的这样一个方案。这样子做有什么样的危险之处呢?当你不做调研直接去做方案的时候你会往往很难发现和定义真正的问题在哪里,但问题又是一个设计非常核心的这样一个元素。那如果没有找到,或定义一个真正的问题就直接去做设计的话,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解决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问题或者是创造了更多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危险的地方。真正的创新其实是基于洞察的,而洞察有来源于理解,对用户的理解,对他们所处的环境和文化的理解,以及对现有解决方案的理解。那一个好的调研就是帮我们去构造这样一个好的理解,然后从这种理解当中找到真正的问题,并且通过调研去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些灵感和道路。”
小编觉得现在马上提出我们最新一期的workshop是最适合的。嗯....就像这样!
↓
[课程安排]
小伙伴们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对一辅导(俗称土豪VIP班)或者跟其他小(hao)伙(ji)伴(you)一起合作完成这个项目。
培养革命友谊的时刻到了,小编仍然建议报一对多课程的同学可以跟自己相熟的伙伴组队参加,这样组员间相互了解不必花时间进行团队磨合。 而你能学到什么? -研究:针对于不同类型创新的不同研究方法,找到有价值洞察 (Insight) 的一些途径(但请不要忘记,最终获得洞察的关键,取决于研究者本 )。 -策略: 关于场景规划 (Scenario Planning) ,创新策略的规划 ,头脑风暴的方法 -展示:讲故事 (Storytelling)的方法 。 以及你需要知道的“关于调研”: 创新有很多不同的类型,需要运用不同的研究方式; 不同的研究方法可能产生不一样的结果; 优秀的洞察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洞察来自于判断而不仅仅是信息; 方法论很重要,但创新研究最关键的环节,还是在于研究团队本身。 我们再来深入的延伸一下课题哦~ 课题一:设计一个以食物为核心的亲子体验 参考[乐高食物实验室]
课题二:设计一个融合创造,乐趣和独特体验的活动 参考[伦敦秘密影院]
↓
[报名课程]
请联系我们☟
wang@desight-group.com Tel:4008609553 或联系 微信号:tao35117